丁巳正月十二日抱玄孙

我年九十二,为人祖高祖。 正吉抱玄孙,天光临正午。 性□不呱呱,面目已靖好。 我若跻舜年,见尔志于道。 立此从心根,生生不逾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巳: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背景推算。
  • 湛若水: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 玄孙:曾孙的儿子,即五世孙。
  • 天光:天上的光辉,比喻吉祥的征兆。
  • 正午:中午十二点,太阳最高的时候,比喻事物发展到最旺盛的时期。
  • 性□不呱呱:此处“性□”可能指性格或天性,“不呱呱”意指不哭闹,形容婴儿性格温和。
  • :达到。
  • 舜年:传说中舜帝的年龄,比喻长寿。
  • 志于道:立志追求道德和真理。
  • 从心根:从内心深处。
  • 生生不逾矩:生命延续中不违背规矩,指遵循道德规范。

翻译

我今年九十二岁,已经是高祖父的辈分。 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我抱着我的玄孙,天上的光辉照耀着正午时分。 这个小生命性格温和,不哭不闹,面容已经显得清秀美好。 如果我能活到传说中舜帝那样的年纪,我希望能看到你立志追求道德和真理。 从内心深处确立这样的根基,生命的延续中始终不违背规矩。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湛若水在九十二岁高龄时抱得玄孙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族后代的美好祝愿。诗中“天光临正午”寓意着家族的兴旺和吉祥,而“性□不呱呱,面目已靖好”则描绘了玄孙的温顺与美好。末句“立此从心根,生生不逾矩”强调了家族传统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希望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家族未来的深切关怀和期望。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