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刘毅斋:人名,诗人的朋友。
- 东山:地名,可能指东山再起之地,也可能是具体的地名。
- 湛若水:明代诗人,本诗的作者。
- 泥滑:泥泞滑溜。
- 崖高:悬崖高耸。
- 真境:真实的境界,指自然景色的本质。
- 了悟:明白,领悟。
- 浮生:短暂的人生。
- 閒:同“闲”,空闲,悠闲。
- 上方:指山的高处。
- 不采:不采摘,引申为不体验或不欣赏。
翻译
在这将晴欲雨的时刻,我站在何山之上, 我也是半醒半醉,心境朦胧。 泥泞滑溜,我不担心夜晚的降临, 悬崖高耸,我仍打算直追攀登。 到达真实的境界,一切都变得无事, 领悟了短暂的人生,才开始感到悠闲。 听说山的高处花儿更加美好, 不要不去欣赏,就空手而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体验和感悟。诗中,“将晴欲雨”和“半醒半醉”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心境,表现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美感。诗人在面对泥泞和悬崖时,表现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真境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最后,诗人以“上方花更好”作结,鼓励人们不要错过美好的事物,要积极体验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泗州夙赴基运山祭告道中 》 —— [ 明 ] 湛若水
- 《 游罗浮肩舆上望黄龙洞寄怀庞弼唐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以建古冚山代券付曾我山唯卿进士收管 》 —— [ 明 ] 湛若水
- 《 长江杂咏十一首大胜关 》 —— [ 明 ] 湛若水
- 《 吾增令尹盛剑崖回道少孤感严东溪翁教载成之而无矜伐之意也吾又感其教成剑崖以泽吾增也为作诗寿之 》 —— [ 明 ] 湛若水
- 《 孝思诗 》 —— [ 明 ] 湛若水
- 《 李阳江心将至安庆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黄小江佥宪进表毕还广州四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