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小江佥宪进表毕还广州四首

弱龄尘外志,点也与为徒。 微尚夙所敦,俛仰一纪馀。 伤哉力不竞,沦落在泥涂。 中夜起兴叹,揽衣步前除。 咎己有馀裕,尤人尚忧虞。 行年四十九,将与伯玉俱。 知非在今始,言为知者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龄:年轻时。
  • 尘外志:超脱尘世的志向。
  • 微尚:微小的愿望。
  • :早。
  • :坚定。
  • 俛仰: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
  • 一纪:十二年。
  • 力不竞:力量不足以竞争。
  • 沦落:落魄,失意。
  • 泥涂:泥泞的道路,比喻困境。
  • 中夜:半夜。
  • 兴叹:发出叹息。
  • 揽衣:整理衣服。
  • 步前除:走到台阶前。
  • 咎己:责备自己。
  • 馀裕:多余,这里指自责过多。
  • 尤人:怨恨他人。
  • 忧虞:忧虑。
  • 行年:年龄。
  • 伯玉:人名,可能指古代的贤人。
  • 知非:认识到错误。
  • :抒发。

翻译

年轻时,我怀揣着超脱尘世的志向,与孔子弟子颜回为伴。我从小就坚定地追求着微小的愿望,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二年。可惜我力量不足,陷入了困境之中。半夜时分,我起身叹息,整理衣衫,走到台阶前。我责备自己过多,怨恨他人,心中充满忧虑。如今我已经四十九岁,将与伯玉一样,从现在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些话只为知心人抒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志向的回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弱龄尘外志”展现了作者年轻时的超然追求,而“沦落在泥涂”则反映了现实的无奈。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理想的怀念和对现实挫折的反思。最后,诗人以“知非在今始”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深化,显示了其内心的成长与转变。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