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大宗伯李公薇园燕集原唱并诚斋汪中丞同韵见示次韵酬二公
名园八月秋花时,静院日暖飞游丝。
公方供奉宴桃李,我亦逆旅同京师。
嘉客诗成律愈细,蹇予缘薄来何迟。
定应不谢龙门客,百遍过从岂斁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宗伯:古代官名,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
- 薇园:李公的园名。
- 燕集:宴会。
- 原唱:原作的诗。
- 诚斋:汪中丞的斋名。
- 同韵:使用相同的韵脚。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作诗。
- 酬:答谢。
- 律愈细:诗的格律更加精细。
- 蹇予:谦词,意为“我”。
- 缘薄:缘分浅薄。
- 龙门客:指高贵的客人。
- 斁思:厌倦思考。
翻译
在八月的秋花盛开时节,名园中静谧的院落在温暖的阳光下,游丝轻飞。李公正在园中举行宴会,而我也在京师暂居。贵宾们的诗作格律精细,而我却因缘分浅薄,来得稍晚。想必不会拒绝我这位龙门客,多次前来拜访,岂会感到厌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名园中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李公及汪中丞的交往。诗中“嘉客诗成律愈细”一句,既赞美了宾客们的诗才,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尊重。末句“百遍过从岂斁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交往的期待,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深厚的情谊。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三 》 —— [ 明 ] 湛若水
- 《 金坛二尹李潜崖九皋黄门迓予沈渎同登茅山作二绝奉览兼示同游诸生 》 —— [ 明 ] 湛若水
- 《 陈生公赞归省久不反辞以促之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江山何伦柴惟道徐贤三生问自然之说 》 —— [ 明 ] 湛若水
- 《 石潭 》 —— [ 明 ] 湛若水
- 《 永新诸生尹克恭龙诚史鸣辞归赠之诗 》 —— [ 明 ] 湛若水
- 《 寄题乐平方子月窗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李鳌峰别驾二首答白云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