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表示对原作的应和。
- 内翰:古代对翰林的别称。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镜光瑞光二阁:指两座阁楼,具体不详,可能是诗中提到的双阁。
- 斗角:指建筑物的檐角,形状似斗。
- 倒挂:形容檐角向下弯曲的形状。
- 风檐:指檐下的空间。
- 湖天渺渺:湖面和天空广阔无边。
- 秋素:秋天的素净、清爽。
- 苑树:园林中的树木。
- 胜日:美好的日子。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这里指宴席。
- 职暇:职务之余的闲暇。
- 月华:月光。
- 骑影:骑马的影子。
翻译
郊外的两座阁楼高耸,早晨的阶梯显得格外陡峭,檐角如斗,风中齐齐倒挂。湖面与天空在秋日的素净中融为一体,园林中的树木带着露水的凄凉。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面对壮丽的江山,心情格外愉悦,但不知宴席上谁与我同享这份快乐。职务之余,不妨晚些归去,月光下骑马的影子在前溪中纷乱交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对郊外双阁、湖天秋色、园林树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凄美。诗中“胜日江山足高兴”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愉悦心情。结尾的“月华骑影纷前溪”则增添了一丝悠然与遐想,使全诗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符锡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