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堂室中闲题

· 逯昶
清心投静室,童子启云关。 秋色老着树,夕阳明在山。 高崖泉落响,远汉鸟飞还。 扰扰红尘里,无如僧最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逯昶(Lù Chǎng):明代诗人。
  • 清心:使心灵清净。
  • 童子:年轻的僧人或侍者。
  • 启云关:打开云雾缭绕的门。
  • 秋色老着树:秋天的色彩使树木显得更加古老。
  • 远汉:遥远的江河。
  • 扰扰:纷乱不安。
  • 红尘:尘世,指世俗的生活。

翻译

在静谧的室内,我让心灵清净,年轻的僧人打开了云雾缭绕的门。秋天的色彩让树木显得更加古老,夕阳照亮了山峦。高崖上的泉水落下,发出响声,遥远的江河上,鸟儿飞回。在纷乱不安的尘世中,没有比僧人更闲适的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景象,通过对比自然与尘世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清心投静室”一句,即表明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后文通过对秋色、夕阳、泉水和鸟飞的描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的“扰扰红尘里,无如僧最闲”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在纷扰的世俗生活中,僧人的生活最为闲适自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