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允中:这里指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 虚无:指空无一物,无形无象的状态。
- 无在无无在:第一个“无在”指不存在,第二个“无无在”指连不存在也不存在,即超越了有无的概念。
- 天之理:指宇宙自然的基本法则或道理。
翻译
允中之道是否真的中庸,其实质在于那虚无之中。 不存在于不存在之中,自然就能领悟到天道的真理。
赏析
这首诗以哲理探讨为主,通过对“允中”与“虚无”的辩证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庸之道和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诗中“无在无无在”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否定之否定的手法,引导读者超越常规思维,去领悟那超越有无的宇宙之理。整体而言,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人湛若水深厚的哲学素养和诗歌才华。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太平道中观石壁次韵二首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大司成陈琴溪之南雍 》 —— [ 明 ] 湛若水
- 《 赠畅佥宪子实华之西山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望江令余君纮 》 —— [ 明 ] 湛若水
- 《 乙卯元日祝圣台即事步介翁大学士自述韵 》 —— [ 明 ] 湛若水
- 《 示学六言赠六安潘汝中黄门 》 —— [ 明 ] 湛若水
- 《 和杨少默九日怀菊之作用九章韵而约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大司成吕泾野先生之京诗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