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惟允临刑所画
若人悟县解,委蜕顺天刑。
慷慨赴东市,一日为千龄。
李公悲上蔡,陆子喟华亭。
识机苦不豫,达生良可经。
朱弦亦易绝,仄景不可停。
从容洒芳翰,炳焕若丹青。
妙艺永传世,精魄长归冥。
披图怀平素,清泪缘襟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悟县解:指对生死的领悟和解脱。县,通“悬”,指悬挂在生死之间的束缚。
- 委蜕:指自然地接受死亡,如同蛇蜕皮一样自然。
- 天刑:天命的惩罚,这里指不可避免的死亡。
- 东市:古代刑场,这里指陈惟允被处决的地方。
- 千龄:千年,比喻永恒。
- 李公悲上蔡:指李斯被处死前的悲叹,他曾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为官。
- 陆子喟华亭:指陆机被处死前的叹息,他曾在华亭(今上海松江)为官。
- 识机:预见危机的能力。
- 达生:通达生命之道,指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 朱弦:红色的琴弦,比喻美好的事物。
- 仄景:斜阳,比喻时光的流逝。
- 芳翰:芳香的笔墨,指陈惟允的画作。
- 炳焕:明亮耀眼,形容画作色彩鲜明。
- 丹青:绘画艺术。
- 精魄:灵魂。
- 冥:阴间,死亡后的世界。
- 披图:展开画卷。
- 清泪:悲伤的泪水。
翻译
那位高人领悟了生死的解脱,如同蛇蜕皮一般顺从天命的惩罚。他慷慨地走向东市的刑场,虽只一日,却如同获得了千年的永恒。李斯在上蔡悲叹,陆机在华亭叹息,他们苦于未能预见危机,而达生的道理却是可以经受考验的。红色的琴弦也容易断裂,斜阳不可停留。他从容地挥洒着芳香的笔墨,画作色彩鲜明,如同丹青。这绝妙的艺术将永远流传于世,他的灵魂也将长久地归于阴间。展开这幅画卷,怀念他平日的风采,悲伤的泪水沿着衣襟滴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陈惟允面对死亡的从容与超脱,通过对比李斯和陆机的悲叹,强调了预见危机与达观生命的重要性。诗中“慷慨赴东市,一日为千龄”展现了陈惟允的英勇与不朽,而“从容洒芳翰,炳焕若丹青”则赞美了他艺术的不朽与灵魂的永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陈惟允的深切怀念与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