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首

章句白人发,发白章句亡。 覆瓿所宜然,不及秕与糠。 一朝从军行,出门中自商。 书生易言事,每每但慨慷。 侯封不由人,机会何可尝。 李广牵臂时,石虎亦哀伤。 何事终泯泯,更来醉尉狂。 昔人叹假羽,斯言佩勿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覆瓿:比喻著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
  • 秕与糠:比喻无用之物。
  • 从军行:指加入军队。
  • 中自商:内心自我考量。
  • 慨慷:慷慨激昂。
  • 侯封:封侯,指获得高位。
  • 不由人:不由自主,非个人所能决定。
  • 李广牵臂:李广是西汉名将,此处指其英勇事迹。
  • 石虎: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以残暴著称。
  • 泯泯:消失,不被人记住。
  • 醉尉:醉酒的尉官,此处指失意之人。
  • 假羽:借来的羽毛,比喻非自己努力所得的荣誉。

翻译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头发变白,那些曾经珍视的诗句也随之消逝。我的作品就像被覆盖的瓦罐,毫无价值,甚至不如谷壳和糠秕。有一天,我决定从军,出门前内心深自思量。书生常常轻易地谈论大事,总是慷慨激昂。封侯这样的事不是个人能决定的,机会又怎能轻易遇到。想起李广的英勇,连石虎也会感到哀伤。为何有些人最终默默无闻,甚至沦落到醉酒的尉官那样失意。古人曾感叹借来的羽毛,这个教训我时刻铭记,不敢忘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才华消逝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机遇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章句白人发,发白章句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诗句共同老去的悲哀。通过“覆瓿所宜然,不及秕与糠”的自嘲,诗人表达了对自身作品价值的怀疑。后文通过对从军、封侯等人生大事的反思,以及对历史人物李广和石虎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机遇和命运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假羽”为喻,强调了个人努力和真实成就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许国佐

许国佐,字班王,一字钦翼,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归养。清世祖顺治三年,刘公显破揭阳,母被拘。国佐自缚前往,请以身代,并系之,拷掠无完肤,厉声大骂而死。时以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旧庵拙稿》、《班斋数句话》。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