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

弱水不可渡,不但畏其深。 鸿影相经过,羽毛皆下沉。 达人明于斯,寂寞抱奇英。 晨风久不发,区区一片心。 芝兰众草中,芳气亦披襟。 高尚随时变,开怀自森森。 藉彼丝桐意,清夜万壑阴。 阴唱再三叹,萧疏不可寻。 卧龙何等人,乃作梁甫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水:古代传说中难以渡过的水流,比喻艰难的境遇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 鸿影:大雁的影子,比喻高远的志向或远大的抱负。
  • 达人:指通达事理、见识高远的人。
  • 晨风:清晨的风,这里比喻时机或机遇。
  • 芝兰:香草名,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丝桐:指古琴,因其多用桐木制成,上张丝弦,故称。
  • 清夜:寂静的夜晚。
  • 卧龙:指隐居的贤才,这里特指诸葛亮。
  • 梁甫吟:古代乐府诗题,这里指诸葛亮所作的《出师表》。

翻译

弱水难以渡过,不仅仅是因为它深。 大雁的影子飞过,连羽毛都会沉没。 通达事理的人明白这一点,他们在寂寞中怀抱着非凡的才华。 清晨的风久久不来,我这颗小小的心却依旧怀抱着希望。 芝兰在众草中,其芳香依然能让人感受到。 高尚的品德随着时势而变化,敞开心怀自然显得森严。 借助古琴的音乐意境,在寂静的夜晚感受万壑的阴凉。 阴沉的歌声反复吟唱,显得萧疏而难以寻觅。 卧龙是何等人物,竟然写出了《梁甫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弱水”、“鸿影”等意象,描绘了达人面对艰难境遇时的孤独与坚守。诗中“达人明于斯,寂寞抱奇英”一句,既表达了达人对于时局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们在寂寞中坚持理想的决心。后文以“芝兰”、“丝桐”等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达人高尚的品德和深邃的内心世界。结尾提及“卧龙”与《梁甫吟》,暗示了达人虽隐于世,却怀有治国安邦的宏伟抱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达人寂寞坚守的赞美与共鸣。

许国佐

许国佐,字班王,一字钦翼,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归养。清世祖顺治三年,刘公显破揭阳,母被拘。国佐自缚前往,请以身代,并系之,拷掠无完肤,厉声大骂而死。时以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旧庵拙稿》、《班斋数句话》。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