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庐山白鹿洞

甲子题诗入洞扃,山灵于我得无情。 北风浩浩吹云幕,五老欣欣举手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子: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周期,这里指某一年的甲子年。
  • 洞扃:洞的门,这里指白鹿洞的入口。
  • 山灵:山中的神灵或自然的精神。
  • 五老:指庐山五老峰,是庐山的著名景点之一。

翻译

在甲子年我题诗进入了白鹿洞,山中的神灵对我难道没有情感吗? 北风浩浩地吹动着云幕,五老峰仿佛欣欣然举手欢迎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甲子年访问庐山白鹿洞的情景,通过“山灵于我得无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和对山中神灵的想象。后两句以北风和五老峰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壮阔景象和诗人受到的欢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