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池

千流分作涧,一脉暗通溟。有水多愚辱,兹池独圣名。 变化无方在,停涵太极生。悬知千岁人,人物此钟灵。 圣池在何许,乃在仙山顶。云来白昼失,日照光夺镜。 一脉潜通沧海匀,千流竞出溪涧分。兴云致雨泽枯槁,钟灵毓秀产至人。 夜看月照云不起,朝见风来波亦止。任公不得暂垂钩,巢父安能频洗耳。 灵源混混真圆融,妙用衮衮元无穷。四海苍生望霖雨,不应池底尚潜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íng):指大海。
  • 停涵:停留和包容,指水的静止和包容性。
  • 太极: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代表宇宙最初的无极状态,后分化为阴阳两极,形成万物。
  • 悬知:预知,预料。
  • 钟灵:聚集灵气,指地方风水好,能孕育出杰出人物。
  • 沧海:大海。
  • 兴云致雨:引发云雾,带来雨水。
  • 毓秀:孕育优秀的人才。
  • 任公:指古代传说中的任公子,曾在东海钓到大鱼。
  • 巢父: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据说他曾在树上筑巢而居。
  • 混混:形容水流连续不断。
  • 衮衮:形容水流滚滚。

翻译

千条水流分别成为山涧,一条暗流直通大海。有水的地方多有愚昧和屈辱,唯独这池水享有圣名。 它的变化无常,停留和包容中似乎孕育着太极的生机。可以预知,千年的人物,都是在这里聚集了灵气。 圣池在哪里?它位于仙山的山顶。云来时,白昼似乎消失,阳光照耀下,水面如同光亮的镜子。 一条暗流通向均匀的大海,千条水流竞相从溪涧中流出。它引发云雾,带来雨水,滋润干枯,聚集灵气,孕育出至高无上的人。 夜晚看月亮照耀,云不升起,早晨看风来,波也停止。即使是任公也无法在此垂钓,巢父也不能频繁地洗耳。 这灵源源源不断,真正圆融,妙用无穷。四海的百姓都期待着甘霖,这池底不应再潜藏着龙。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圣池的神秘与伟大,通过描绘其与大海的联系、孕育太极的生机以及聚集灵气的能力,表达了对其超凡脱俗的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太极”、“钟灵”、“沧海”等,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文化内涵。结尾处对圣池的期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