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峰寺

· 张诩
龟峰亦鹫岭,此寺非少林。 有僧方办道,无佛不传心。 寄语蒲庵道,海针何处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龟峰:山名,形状似龟的山峰。
  • 鹫岭:即灵鹫山,佛教圣地,位于印度。
  • 少林:指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是禅宗的发源地。
  • 办道:修行佛法。
  • 蒲庵:可能指另一位僧人或修行者。
  • 海针:比喻极难找到的东西,这里可能指佛法的真谛。

翻译

龟峰山虽不是印度的灵鹫山,但这寺院也非同小可。 这里有僧人在修行佛法,没有佛像不传递心灵的真理。 我寄语给蒲庵的道友,佛法的真谛如同海中的针,究竟在哪里寻找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龟峰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追求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有僧方办道,无佛不传心”体现了寺院中僧人的虔诚修行和对佛法真谛的传承。结尾的“海针何处寻”则反映了作者对佛法深奥难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真谛不懈追求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