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献祠二首张文献

· 张诩
腥尘常日半人寰,已见清泉白石闲。 疏上不缘轻富贵,赋成非是恋江山。 九重屡遣温言速,八十惟辞旅力悭。 今古人心岂相远,此风端自二疏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腥尘:指战乱或纷扰的尘世。
  • 疏上:指上疏,即上书给皇帝。
  • 九重:指皇帝,因古代认为天有九重,皇帝是天子,故称。
  • 旅力:指体力,力量。
  • :吝啬,这里指缺乏。
  • 二疏:指西汉的疏广和疏受,两人都是贤臣,以清廉著称。

翻译

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常日里腥风血雨,但我已见到了清泉白石间的宁静。 我上疏并非因为轻视富贵,所作赋文也非因留恋江山。 皇帝屡次派遣使者,带着温言催促,而我八十高龄,唯有辞谢,因体力已不支。 古今人心难道会有多大差异吗?这种风范,正是源自二疏的归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清廉生活的向往。诗中,“腥尘常日半人寰”描绘了尘世的纷扰,而“已见清泉白石闲”则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富贵的不屑和对江山的淡泊。后两句提到皇帝的催促和自己的体力不支,暗示了作者对权力的拒绝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最后,以二疏为榜样,强调了清廉自守的价值观,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道德立场。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