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南京,明代初期的都城。
- 王气:指帝王之气,象征着帝王的统治和国家的命运。
- 定有无:确定是否存在。
- 瓜分鼎分:比喻国家分裂,政权更迭。
- 霸图:霸业的图谋,指争夺天下的野心。
- 普天:整个天下。
- 高皇烈: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功业。
- 南都:南京。
- 北都:北京,明代后期的都城。
翻译
金陵的王气是否真的存在,国家的分裂和政权更迭都是霸业的图谋。 整个天下都归于明太祖朱元璋的伟大功业,不论是南方的南京还是北方的北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金陵王气的探讨,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瓜分鼎分皆霸图”一句,深刻揭示了国家分裂的悲剧,而“普天全付高皇烈”则表达了对明太祖朱元璋功业的崇敬。最后两句强调了无论南北,国家的统一和繁荣都是基于朱元璋的奠基之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历史英雄的赞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少宰顾未斋学士请同寿其乡隐君蒋廷器七十华诞歌 》 —— [ 明 ] 湛若水
- 《 再和桂洲宗伯重叠观莲歌兼呈席虚山院长 》 —— [ 明 ] 湛若水
- 《 新岁六日淩江驿新晴即事四绝句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江右刘善庵钦道乞题母墓碑 》 —— [ 明 ] 湛若水
- 《 至福山书堂示诸学子诗 》 —— [ 明 ] 湛若水
- 《 湛泉为张天叙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嘉善寺住持僧大智画 》 —— [ 明 ] 湛若水
- 《 寿少师费健翁六十八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