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江右刘善庵钦道乞题母墓碑

泉翁笔迹刘君刻,刘母坟碑老笔题。 倒尽贫囊□□事,终非有所为而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泉翁:指湛若水,字元明,号泉翁,明代哲学家、文学家。
  • 刘君:指刘善庵,诗中请求题写墓碑的人。
  • 刘母:刘善庵的母亲。
  • 老笔:指湛若水的书法,意指其书法成熟老练。
  • 倒尽贫囊:形容倾尽所有,不惜一切代价。
  • □□事:原文中缺失的两个字,无法提供确切含义。
  • 终非有所为而为:意指做这件事并非出于某种目的或利益,而是出于纯粹的情感和道义。

翻译

湛若水的书法被刘善庵刻在了母亲的墓碑上,他用成熟的笔触为刘母的坟墓题写了碑文。倾尽所有,不惜一切代价来完成这件事,这并非出于任何目的或利益,而是出于纯粹的情感和道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湛若水对刘善庵请求题写母亲墓碑的回应,体现了他的书法艺术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倒尽贫囊”描绘了湛若水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此事的决心,而“终非有所为而为”则强调了他的行为是出于纯粹的情感和道义,而非任何功利目的。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湛若水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