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阮谦仲
阮君江海士,不减嗣宗贤。
酒共名流饮,诗从野客传。
寻山经楚甸,踏雪上吴船。
急景心常惜,冥搜思独玄。
图成辋川上,花忆浣溪边。
窗户山擎月,楼台树接天。
珍藏太史录,剩集小山篇。
何日参佳论,临流思渺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嗣宗:指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 野客:指隐居山野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冥搜:深入思索,探求。
- 思独玄:思考深奥玄妙的问题。
- 辋川:地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唐代诗人王维曾隐居于此。
- 浣溪:即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因杜甫草堂而著名。
- 太史录:指史官记录的历史文献。
- 小山篇:指诗文集。
- 参佳论:参与高深的讨论。
翻译
阮君是江海间的士人,其贤德不亚于古代的阮籍。他与名流共饮美酒,其诗作则由我这山野之人传颂。他曾游历楚地山川,踏雪登上吴地的船只。时光匆匆,他常感惋惜,深入思索探求玄妙之事。他画作中的辋川风光,让人想起浣花溪边的花朵。他的窗户仿佛能擎起山间的明月,楼台与树木相连,直通天际。他珍藏着史官记录的文献,也剩下了许多诗文集。不知何时能参与他的高深讨论,临流而思,心中感到无限渺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阮君的敬仰之情,通过描绘阮君的游历、创作和生活,展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窗户山擎月,楼台树接天”等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阮君居所的幽雅与高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的“临流思渺然”则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