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题郑邑侯还里屏

· 梁宪
雀啄棠阴鹤卧庭,琴弹花院昼泠泠。 欣传仙吏飞双舄,空笑梁鸿守一经。 草莽岂忘深雨露,布衣只合老山灵。 六年未识君侯面,自愧题诗上画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ǐ):古代五音之一,这里指征召。
  • 邑侯: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 :屏风,这里指题诗的屏风。
  • 棠阴:棠树的阴影,比喻官员的遗爱或恩泽。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仙吏:对官员的美称,意指其超凡脱俗。
  • 双舄(xì):古代的一种鞋,这里比喻官员的行踪。
  • 梁鸿:东汉时期的隐士,这里用作自比。
  • 一经:指儒家经典,这里表示坚守儒学。
  • 草莽: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 雨露:比喻恩泽。
  • 布衣:平民的代称。
  • 山灵:山中的神灵,这里指隐居山林。
  • 君侯:对贵族或高官的尊称。

翻译

雀鸟在棠树的阴影下啄食,鹤在庭院中安卧,琴声在花院中弹奏,白昼里声音清脆悦耳。 欣喜地听说仙吏般的官员飞快地穿行,空自嘲笑自己像梁鸿一样坚守着一部经书。 虽然身处民间,岂能忘记深厚的恩泽,作为平民,只适合老去于山林之中。 六年来未能亲眼见到君侯的面容,自觉惭愧,只能题诗于画屏之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敬仰与自谦之情。诗中通过“雀啄棠阴”、“鹤卧庭”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暗喻官员的德行与风范。同时,诗人以“梁鸿守一经”自比,表达了自己坚守儒学、淡泊名利的态度。末句“自愧题诗上画屏”则流露出诗人对未能亲见君侯的遗憾,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梁宪

梁宪,字绪仲。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任推官。后栖隐罗浮。著有《梁无闷集》、《黄冠闷语》。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二。梁宪诗,以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梁无闷集》为底本。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