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廛地:古代城市中平民的房地。
- 天柱峰:山峰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象征性的高远之地。
- 黄堂:古代对官府的称呼。
- 陈蕃榻:陈蕃是东汉时期的官员,他的榻(床)象征着尊贵和清廉。
- 白屋:指平民的房屋,这里可能指贫寒或普通人家。
- 孺子风:指年轻士人的风范或品质。
翻译
在城市的新地界,我们占据了天柱峰这样的高远之地,现在的我们和古时候的人一样,都保持着那份清冷和淡泊。在官府中,已经有了像陈蕃那样尊贵清廉的象征,而在普通的民居中,却难以找到像孺子那样的高洁风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廛地”与“天柱峰”、“黄堂”与“白屋”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古今人物风范的思考。诗中“今人冷淡古人同”一句,既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陈蕃和孺子,进一步强调了清廉与高洁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徐枫冈廷尉考绩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访周生自正阳清洞别业用周和靖韵 》 —— [ 明 ] 湛若水
- 《 笔峰山 》 —— [ 明 ] 湛若水
- 《 广德州儒学新建青云楼雅诗 》 —— [ 明 ] 湛若水
- 《 次九日送酒韵酬和未斋函谷兼呈北川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喜徐生一洙从薛中离于罗浮来见赠之六言 》 —— [ 明 ] 湛若水
- 《 殿元石鹿子李子来诗举六字心诀深契道妙予病不能诗为十三字长句代诗酬贺云 》 —— [ 明 ] 湛若水
- 《 芜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