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子乞诗寿令岳鹄山黄翁号湖隐

· 符锡
野屋春风吹白袍,仙翁若在醉陶陶。 衣冠家乘传双井,弧矢宾筵届二毛。 市隐却输湖隐辟,鹄峰争与岱峰高。 等闲卫子臻诗祝,清润还看映綵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袍:白色的长袍,古代士人的服饰。
  • 仙翁:对年长有道者的尊称。
  • 陶陶:形容快乐、愉悦的样子。
  • 衣冠家乘:指士族的家谱或家族历史。
  • 双井:此处可能指黄翁家族的故乡或家族中的两个重要地点。
  • 弧矢:古代的弓箭,这里指射箭的技艺。
  • 宾筵:宾客的宴席。
  • 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形容年老。
  • 市隐:在市井中隐居。
  • 湖隐:在湖边隐居。
  • 鹄峰:山峰名,可能指黄翁隐居的地方。
  • 岱峰:泰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着高贵和尊荣。
  • 卫子:可能指诗人自己。
  • 臻诗:达到诗的境界。
  • 綵毫:彩色的笔,这里指诗文之美。

翻译

春风轻拂着野外的屋舍,白袍飘扬,仙翁若在,定会陶醉其中。 家族的历史和荣耀传承自双井,射箭技艺在宾客的宴席上展现,岁月已使头发斑白。 市井中的隐居生活不及湖边的隐居来得宁静,鹄峰虽高,却不及泰山的尊荣。 我这平凡的卫子,以诗为祝,诗文之美清润如玉,映照着彩色的笔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湖边的仙翁,通过春风、白袍、家族荣耀等意象,展现了仙翁的高雅与超脱。诗中对比了市隐与湖隐的不同境界,以及鹄峰与岱峰的高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诗作为祝福,展现了诗文之美,也表达了对仙翁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