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罗二守山中累有戒心之作

· 符锡
威□百粤胜重扃,荆犬犹闻夜不惊。 老去风光真荏苒,朅来时俗厌将迎。 戒心稍喜囊中净,狎鸟兼忘物外情。 谁继汝南耆旧传,付他乡论十分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威□百粤:威名远扬至百粤之地。百粤,古代对广东、广西一带的泛称。
  • 重扃:重重的门户,比喻严密的防御。
  • 荆犬:荆州的狗,这里指当地的家犬。
  • 荏苒:时间渐渐过去。
  • 朅来:近来。
  • 时俗:当时的风俗习惯。
  • 将迎:迎接,这里指应酬。
  • 囊中净:指身边没有多余的财物,比喻清廉。
  • 狎鸟:亲近的鸟,比喻与自然和谐相处。
  • 物外情:超脱世俗的情感。
  • 汝南耆旧传:汝南地区的旧时传说或历史记载。
  • 乡论:乡间的议论,指民间的评价。

翻译

威名远扬至百粤之地,胜过重重的门户,荆州的狗夜里也不再惊叫。 年老时光真是匆匆流逝,近来的风俗习惯已厌倦了应酬。 戒备之心稍感欣慰,因为身边没有多余的财物,与亲近的鸟儿和谐相处,忘却了世俗之外的情感。 谁能继承汝南地区的旧时传说,让乡间的议论达到十分公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俗应酬的厌倦,同时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诗中“威□百粤胜重扃”一句,既显示了作者的威名远扬,又暗含了对严密防御的超越。后文通过对“戒心稍喜囊中净”和“狎鸟兼忘物外情”的描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追求清廉自守、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结尾的“谁继汝南耆旧传,付他乡论十分平”则寄寓了对公正评价的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