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屋山:指房屋的北面。
- 人北学时:指人在北方学习的时候。
- 青春眉宇:形容年轻时的面容。
- 青云姿:比喻有远大的志向和才华。
- 翰苑:翰林院的别称,这里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披图:展开图画。
- 四十年光:指四十年的时间。
翻译
当年在房屋的北面学习时,正值青春年华,面容中透露出远大的志向和才华。 如今在翰林院展开这幅图画,回望那四十年光阴,仿佛都在画中流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中“屋山人北学时”描绘了年轻时求学的场景,而“青春眉宇青云姿”则赞美了那时的青春和抱负。后两句则通过“翰苑披图看”和“四十年光画里移”来反映时间的流逝,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檃括格物之说 》 —— [ 明 ] 湛若水
- 《 陈生公赞归省久不反辞以促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金陵八咏 》 —— [ 明 ] 湛若水
- 《 偶书送李生白父下第归蜀 》 —— [ 明 ] 湛若水
- 《 官源五景为洪侍御峻之五首洪鹿田 》 —— [ 明 ] 湛若水
- 《 次巾石子吕学士南岳韵奉答因招隐 》 —— [ 明 ] 湛若水
- 《 阳明赠方吏部归樵四首金山出示次韵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胡舍人立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