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儿:指举行冠礼的年轻人。冠礼是古代中国男子成年时的一种仪式。
- 湘之: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口占:即兴作诗。
- 奉谢:表示感谢。
- 冠宾:参加冠礼的宾客。
- 何元科:人名,可能是冠礼的主持人或重要宾客。
- 旦成:指冠礼的完成。
- 盛事:重大的事件。
- 云:句末语气词,相当于“说”。
- 凝道堂:举行冠礼的场所。
- 三加:冠礼中的一个环节,指三次加冠。
- 辞确:言辞确切,指冠礼中的祝词或训词。
- 起人惊:引起人们的惊讶。
- 痴儿:对年轻人的昵称,意指天真无知的少年。
- 果有:果然有。
- 成人道:成人的道理或行为准则。
- 万一:表示假设,意为“如果”。
- 此日情:指冠礼当天的情感和记忆。
翻译
在凝道堂中,冠礼圆满完成,三次加冠的祝词确切而引人惊讶。这个天真的少年果然开始懂得成人的道理,但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忘记了今天的情感和记忆,那又该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冠礼上的重要时刻,通过描述冠礼的庄严和年轻人的成长,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传统仪式的尊重和对年轻人未来的期望。诗中“痴儿果有成人道”一句,既是对年轻人的肯定,也透露出对其未来可能遗忘初心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年轻一代的关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次前韵和李司马武试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访阳明洞天 》 —— [ 明 ] 湛若水
- 《 鳌峰李别驾暮归鹿步寄之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 —— [ 明 ] 湛若水
- 《 有怀居岳诸子 》 —— [ 明 ] 湛若水
- 《 中秋感兴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回宿丕礼晓枕夜梦先师石翁先生正月初三日 》 —— [ 明 ] 湛若水
- 《 与苏年兄乙峰言别时乙峰报政北上予亦将南归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