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和李司马武试之作

重重罗网自天申,谁道中原没凤麟。 自昔将军不好武,于今介胄等垂绅。 棘围琐闼论文细,耀德观兵发政新。 记得兼资神祖语,还期皇祚过千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重罗网:比喻各种束缚和限制。
  • 自天申:从天而降,意指来自上天的命令或安排。
  • 中原:指中国,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
  • 凤麟:凤凰和麒麟,传说中的神兽,比喻杰出的人才。
  • 自昔:自古以来。
  • 将军不好武:指将军不只擅长武力,还有其他才能。
  • 介胄:铠甲和头盔,代指武士或军人。
  • 垂绅: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比喻文官。
  • 棘围琐闼:棘围指科举考试的考场,琐闼指宫廷的门。
  • 耀德观兵:展示德行和检阅军队。
  • 神祖:对先祖的尊称,这里指明朝的先帝。
  • 皇祚:皇位,国家的命运。

翻译

天降重重束缚,谁说中国没有杰出人才? 自古以来,将军不只是武艺高强,现在的武士也如同文官般优雅。 在科举考场和宫廷中细细讨论文学,展示德行并检阅军队,政治焕然一新。 记得先帝曾说,要使国家命运超过千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和武士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时期文武并重的理念。诗中“重重罗网自天申”暗示了时代的限制,但紧接着强调“中原没凤麟”,表达了对国家人才的信心。后文通过对比将军的文武双全和武士的文雅,以及对科举和政治的描述,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先帝遗训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