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感兴二首
孤居感名节,三四见星虚。
漫漫中夜心,良人自远徂。
昔忧见面难,不谓无简书。
感叹嗟何及,吞声涕涟如。
明月云无私,不为照区区。
会合一何欢,隔离一何冤。
耿耿离合情,万里同月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居:独自居住。
- 名节:名誉和节操。
- 星虚:指夜空中的星星。虚,空旷。
- 漫漫:形容时间长或空间广。
- 中夜:半夜。
-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 远徂:远行。
- 简书:书信。
- 吞声:忍住哭泣的声音。
- 涟如:泪水不断流下的样子。
- 无私:没有偏私。
- 区区:微小,这里指个人的私情。
- 耿耿:形容心中不安,烦恼。
翻译
独自居住,感慨自己的名誉和节操,夜空中的星星已经数到了三四颗。长夜漫漫,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他自从远行以来,我便夜夜难眠。曾经担心难以相见,没想到连书信也断了。感叹已经无济于事,只能忍住哭泣,泪水却如涟漪般不断。
明月公正无私,不会因为个人的私情而有所偏颇。相聚时是多么欢乐,分离时又是多么冤屈。心中的离合之情如此强烈,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在同一轮明月下感受到团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感慨。诗中,“孤居感名节”一句,既表达了对个人名誉和节操的珍视,也暗示了因孤独而产生的深沉思考。通过“明月云无私”与“耿耿离合情”的对比,诗人巧妙地抒发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离别的不满,展现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