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生归江阴

朱生自负医国术,持以售人人不识。有如旌阳大丹丸,从来相遇非人力。 药囊小试岐黄春,一匕一下回命脉。我有真丹欲传子,得之者寿寿无极。 归来濯足长江流,偃仰晞发阳羡北。阳羡山中茶,扬子江心水。 一化晕血肠,胸次无渣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医国术:指医治国家的才能或方法。
  • :此处指施展、应用。
  • 旌阳:地名,此处可能指某个著名的炼丹地点。
  • 大丹丸:指高级的丹药,常用于道教炼丹术中。
  • 岐黄:指中医,岐伯与黄帝,中医的代称。
  • 回命脉:恢复生命力。
  • 濯足:洗脚,比喻清除世间的污垢。
  • 偃仰:仰卧,休息。
  • 晞发:晒干头发。
  • 阳羡:地名,今江苏省宜兴市。
  • 渣滓:杂质,比喻心中的烦恼或杂念。

翻译

朱生自认为拥有医治国家的才能,但他的才能却不被人们所认识。就像旌阳那里炼制的大丹丸,它的相遇并非人力所能安排。 他用小小的药囊施展中医的春天,一剂药就能恢复人的生命力。我有一颗真正的丹药想要传给你,得到它的人将享有无尽的寿命。 归来后在长江边洗脚,在阳羡北面仰卧晒干头发。阳羡山中的茶,扬子江心的水,一旦化作血液,心中便无任何杂质。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朱生的医术和诗人自己的丹药。诗中,“医国术”与“大丹丸”形成对比,突出了朱生医术的高超和丹药的珍贵。通过“濯足”、“偃仰”等动作,描绘了朱生归隐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以“阳羡山中茶,扬子江心水”作结,寓意深远,表达了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