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二首

忧思来中,解之以书书不通。郎且绝意倚酒卮,洒泪相将帐为篷。 漏刻何心悬悬空,灯花何事等等红。我在何处问天公,塞上中原一残丛。 暧暧阵云湿夜风,二地机声笛声同。友人聊聊谓我庸,庸未可憔友亦云。 我亦闻大抵局局麻耶纸,奈何奈何不得已。都是截情成苏李,明妃马背辞帝里。 绿珠楼下随石氏,居士闻之大笑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之:解释,解答。
  • 倚酒卮:倚靠在酒杯旁,形容饮酒。
  • 洒泪相将:泪流满面地相互扶持。
  • 帐为篷:帐篷,比喻临时的住所或避难所。
  • 悬悬空:空悬,形容时间流逝的感觉。
  • 等等红:等红,指灯花慢慢变红,形容等待的情景。
  • 一残丛:一片残破的丛林。
  • 暧暧:昏暗不明。
  • 阵云:战云,比喻战争的气氛。
  • 聊聊:闲聊,随意交谈。
  • :平庸,平凡。
  • 局局:局促,狭窄。
  • 麻耶纸:一种纸张,这里可能指某种游戏或娱乐方式。
  • 奈何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 截情:断情,割舍情感。
  • 苏李:苏武和李陵,古代著名的断情故事。
  • 明妃:王昭君,古代美女,以和亲远嫁匈奴而著名。
  • 绿珠:古代美女,石崇的妾。
  • 居士:指作者自己,或泛指隐居的人。

翻译

忧虑从心中涌来,试图用书信来解释却无法传达。郎君你且放下酒杯,我们泪流满面地相互扶持,将帐篷作为临时的避难所。时间仿佛停滞不前,灯花为何总是慢慢变红,我在哪里向天公发问,身处塞上中原的一片残破丛林之中。昏暗的战云湿润了夜风,两地的机声和笛声似乎在同一时刻响起。友人随意地告诉我,我平庸无奇,但平庸未必不好,友人也这么说。我听说大多数人都在狭窄的纸张上玩着局促的游戏,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我也是没有办法。我们都像苏武和李陵那样割舍情感,明妃王昭君骑在马背上离开故国,绿珠随石崇而去,居士听了这些故事后大笑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与历史人物的命运,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情感的复杂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帐为篷”、“悬悬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的大笑,既是对历史故事的幽默解读,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超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许国佐

许国佐,字班王,一字钦翼,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归养。清世祖顺治三年,刘公显破揭阳,母被拘。国佐自缚前往,请以身代,并系之,拷掠无完肤,厉声大骂而死。时以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旧庵拙稿》、《班斋数句话》。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