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墓井墓碑苔倒甚多中有一曰呜呼唐薛洪度之墓

浣花溪十里,遂到薛涛坟。 未了骚人债,相偎薄暮云。 校书称太史,荒井秘奇文。 一涕呜呼字,何年寄与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浣花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是成都历史文化名胜之一。
  • 薛涛:唐代女诗人,以才情著称,曾任校书郎,后世尊称为“校书”。
  • 太史:古代官职名,负责编纂史书,这里指薛涛曾任校书郎,相当于史官。
  • 荒井:指薛涛墓旁的井,可能因年久失修而显得荒凉。
  • 奇文:指薛涛的诗文,因其才华横溢而被称为奇文。
  • 呜呼字:即墓碑上的“呜呼唐薛洪度之墓”,表示哀悼之情。

翻译

沿着浣花溪走了十里,终于到达了薛涛的坟墓。 还未了结对这位才女的敬仰之情,我便在薄暮时分依偎着云彩。 她曾被称为校书太史,而今荒废的井旁却隐藏着她的奇文。 看着墓碑上那哀悼的“呜呼”二字,我不禁感慨,何时才能将这份敬意传达给她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唐代才女薛涛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诗中,“浣花溪十里”描绘了前往薛涛墓的路途,而“遂到薛涛坟”则直接点明了主题。通过“未了骚人债,相偎薄暮云”的抒情表达,诗人展现了对薛涛才华的无限追思。后两句“校书称太史,荒井秘奇文”则巧妙地将薛涛的历史地位与其诗文的价值相结合,凸显了她的非凡成就。结尾的“一涕呜呼字,何年寄与君”更是以哀婉的笔触,抒发了对薛涛的深切怀念与无法传达的敬意,使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许国佐

许国佐,字班王,一字钦翼,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归养。清世祖顺治三年,刘公显破揭阳,母被拘。国佐自缚前往,请以身代,并系之,拷掠无完肤,厉声大骂而死。时以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旧庵拙稿》、《班斋数句话》。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