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晚景图

袅袅箫声袅袅风,潇湘水绿楚天空。 向人指点山深处,家在兰烟竹雨中。 我所思兮隔野烟,画中情绪最凄然。 悬知一叶扁舟上,凉月满湖秋梦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声音婉转悠扬,也形容烟雾、旗帜等随风飘动的样子。
  • 潇湘:指湘江与潇水交汇的湖南地区。
  • 兮(xī):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 悬知:料想,预知。

翻译

风儿轻轻吹,箫声悠悠扬,潇湘之地的江水碧绿,楚地的天空辽阔。有人指向山的深处说,那里的人家处在兰烟翠竹和细雨之中。 我所思念的隔着那旷野的烟雾,画中的情绪最为凄凉。可以料想在那一片小船上,凉月洒满湖面,秋梦也变得圆满。

赏析

这首诗以潇湘晚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的前两句通过“袅袅箫声”“袅袅风”以及“水绿”“天空”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悠扬、开阔的氛围。后两句则指出山深处的人家,在兰烟竹雨中,增添了一份清幽之美。下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我所思兮隔野烟”表现出思念之情和一种朦胧的距离感,“画中情绪最凄然”强化了这种情感氛围。最后两句通过想象扁舟上的情景,以及凉月满湖、秋梦圆满的画面,给人以一种美好的遐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面的凄凉之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谭嗣同

谭嗣同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