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曲江余奉板舆北矣二仲归侍嫡母于家怆然言别情见乎词

余从极北扬鞭去,尔自南还放舸轻。 两地俱劳陟屺望,一时同系在原情。 失群旅雁天偏远,连理寒花日递明。 临路分携频怅惘,前峰袅袅白云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舟次:船停泊。(“次”读作“cì”)
  • 曲江:地名。
  • 板舆: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
  • 北矣:向北去。
  • 二仲:指兄弟排行第二和第三的,这里应指作者的两个儿子。
  • 归侍:回家侍奉。
  • 嫡母:宗法制度下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
  • 陟屺(zhì qǐ)望:借指母亲或祖母。出自《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 在原情:《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以“在原”指兄弟。

翻译

我从极北之地扬鞭离去,你们从南边回来后驾着小船轻快前行。 两地都辛苦地有着对母亲的思念盼望,一时间同样维系着兄弟情谊。 离群的旅雁在天边显得偏远,相连的寒花随着日子一天天变得明亮。 临到上路分别时频频感到怅惘,前面的山峰袅袅升起白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曲江这个地方,即将北上,而他的两个儿子则要回家侍奉嫡母,分别之际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与儿子们分别时的复杂情感。首联通过描述自己向北而去和儿子们向南归的不同行程,展现出分离的情景。颔联强调了两地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颈联以“失群旅雁”和“连理寒花”为喻,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悲伤和对亲情的眷恋。尾联则通过描写临路分别时的怅惘和眼前山峰上袅袅升起的白云,营造出一种悠远、凄凉的氛围,加深了离别的愁绪。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亲人分别时的不舍和牵挂。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