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

林居懒性正相宜,况复高堂鬓似丝。 欣际乾坤新定位,敢将丘壑傲清时。 阿谁径竹频供笋,无奈庭荆故恋枝。 欲去踌躇千万绪,深情惟有白云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林居:在山林中居住。
  • 懒性:懒惰的习性,这里指对闲适生活的偏好。
  • 高堂:指父母。
  • 鬓似丝:头发像丝一样白,形容年老。
  • 欣际:欣喜地遇到。
  • 乾坤新定位:指国家局势有了新的变化,社会安定。
  • 丘壑(hè):指山峰与河谷,也指隐居的地方,这里指作者自己的隐居生活。
  • 清时: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 阿谁:谁。
  • 径竹:路边的竹子。
  • 供笋:提供竹笋。
  • 庭荆:庭院中的荆棘,这里代指家园。

翻译

在山林中居住,这种慵懒的性子正适合我,何况父母的头发已经像丝一样白了。欣喜地遇到国家新的安定局面,怎敢凭借自己的隐居生活在这太平盛世中傲慢自居呢。是谁家的路边竹子不断地提供竹笋,无奈庭院中的荆棘依然眷恋着树枝。想要离开却踌躇不定,心中有千万种思绪,这深厚的情感只有白云能够知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林隐居生活中的复杂情感。首联描述了自己对林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父母年迈的感慨。颔联则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新局势的欣喜,同时也表现出他不恃隐居而傲慢的态度。颈联通过对径竹供笋和庭荆恋枝的描写,暗示了对家园的眷恋之情。尾联中,作者想要离开却又犹豫不决,内心的万千思绪无人能懂,唯有白云知晓,进一步烘托出他的矛盾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富有韵味。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