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兄拉匡云上人住汤泉别业枉诗见怀次韵奉答

热水寺前古径深,携僧探胜几窥临。 主人杖策饶佳思,禅客观潮演妙音。 门对青岩双树迥,阶移短榻白云侵。 羡兄出郭少尘事,顾与东篱坐绿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孝廉: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汤泉:温泉。
  • 别业:别墅。
  • 枉诗:屈尊作诗。
  • 窥临:游览,观光。
  • 杖策:拄着拐杖。
  • :富有,多。
  • 佳思:美好的意趣、构思。
  • 禅客:僧人。
  • 演妙音:这里指表达出美妙的佛理或哲理。

翻译

在热水寺前有一条古老的小径,幽深绵长,我与僧人一同探寻这美景,多次来此游览。主人拄着拐杖,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构思,僧人们观察潮水,阐释着精妙的佛理。门对着青色的山岩,两棵树高高耸立,遥相呼应,台阶旁放置的短榻似乎被白云渐渐侵蚀。我羡慕兄长走出城郭,少了许多尘世琐事,能够在东篱之下,坐在绿阴之中享受闲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汤泉别业的游览情景,以及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羡慕。诗中通过对古径、青岩、双树、白云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诗中提到主人的佳思和禅客的妙音,增添了文化和哲理的韵味。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兄长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