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经授易彭城有道士也其门人祀之索赠一章

伊人振芳躅,恰是郑公乡。 古籍频供枕,寒茅颇映堂。 饔飧资弟子,卦象契羲皇。 门下传经者,谁窥赐也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ú):足迹。
  • 饔飧(yōng sūn):早饭和晚饭。

翻译

这个人发扬着美好的行迹,这里恰好是郑公的故乡。 古老的典籍常常被当作枕头,寒酸的茅屋也颇为映照堂屋。 饮食依靠弟子们供给,卦象契合着羲皇。 门下传授经典的人啊,谁能窥见如同孔子对端木赐那样的教导之墙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予彭城道士及其门人的。诗中描绘了道士的行为和生活状况,以及他传授经典的情景。首句赞美道士的美好品德和行为,将此地比作郑公乡,增添了一种文化底蕴。接着描述道士以古籍为枕,居住环境简陋,却依然专注于学问。然后提到道士的生活依赖弟子的供养,其研究的卦象与羲皇相符,显示出道士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道士传授经典的思考,暗示真正的学问精髓并非轻易能被人完全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道士及其门人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学问和品德的敬重之情。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