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子大佥宪致仕回

· 韩雍
早登丈席晚登台,流得芳声遍九垓。 化雨春风胡瑗教,秋霜烈日马周才。 数茎白发老将至,三径黄花归去来。 却恐蒲轮还有召,爱葵心志莫先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丈席:讲席。
  • 九垓(gāi):中央至八极之地,泛指天下。
  • 化雨春风: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 胡瑗(yuàn):北宋学者,以教育闻名。
  • 秋霜烈日:比喻刚正严厉,不畏权贵。
  • 马周:唐朝大臣,以才能出众著称。
  • 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 黄花:菊花。
  • 蒲轮:用蒲草裹轮的车子,用于招致贤士。

翻译

(姚子大)早年登上讲席,晚年登上高位,美好的名声传遍了天下。 他有着如胡瑗般春风化雨的教育理念,又有着如马周般刚正严厉、才能出众的品质。 几缕白发显示人已渐渐老去,归隐家园赏着菊花归来。 但恐怕朝廷还会用蒲轮来征召他,希望他爱君忠君的心志不要先就消沉了。

赏析

这首诗是对姚子大退休的写照和祝福。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姚子大的声名远扬,他在教育和仕途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接下来用“化雨春风胡瑗教,秋霜烈日马周才”两句,具体地描述了姚子大的教育理念和才能品质。“数茎白发老将至,三径黄花归去来”则写出了他因年老而归隐的情景,同时“黄花”也增添了一份归隐的闲适和高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姚子大可能会被朝廷再次征召的猜测,以及对他保持忠君之心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既表达了对姚子大的赞美和敬意,也体现了对他未来的关注和祝福。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