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府丞弼起服之京

· 韩雍
垄树啼残谢豹声,麻衣人换锦衣行。 连天水上春帆度,捧日云边晓佩鸣。 京郡齐民怀父母,庙廊虚位选公卿。 知君此去应遭遇,好罄丹心佐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垄树:墓地上的树。(lǒng),坟墓。
  • 谢豹: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其鸣声凄切,如诉说哀怨,多用来形容悲伤的氛围。
  • 麻衣:古代平民所穿的衣服,这里指守孝时所穿的丧服。
  • 锦衣:华丽的衣服,这里指官服。
  • 齐民:平民百姓。
  • 庙廊:朝廷,也指朝廷中善于理政的大臣。
  • (qìng):用尽,消耗殆尽。

翻译

墓地上的树木间传来杜鹃悲啼的声音,守孝期满的人脱下麻衣换上了锦衣准备前行。 春水之上,连绵不断的船帆向前行驶;在那旭日云边,官员的玉佩发出清脆的鸣响。 京城的百姓都怀念如父母般的好官,朝廷的官位空缺亟待选拔公卿大臣。 知道你此次前去定会有好的机遇,希望你能竭尽忠心辅佐朝廷,让天下太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雍为王府丞弼守孝期满赴京城任职而作。诗的首联通过“垄树”“谢豹声”“麻衣”“锦衣”等意象,描绘了守孝期满的王府丞弼即将赴任的情景,既有悲伤的氛围,又有新的希望。颔联以“连天水上春帆度”“捧日云边晓佩鸣”的画面,展现出旅途的情景和赴任的荣耀。颈联则表达了百姓对好官的期盼以及朝廷对人才的需求。尾联对王府丞弼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竭尽忠心,辅佐朝廷实现太平。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王府丞弼的祝福,也体现了对国家太平的期望。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