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弋阳:地名,今江西省弋阳县。(弋:[yì])
- 李少卿:人名。
- 禅房:佛教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佛的房屋。
- 连床:并榻或同床。
- 寒毡:亦作“寒氊”,指劣质的毛毡,为贫寒者所使用。
- 幸有缘:幸亏有缘分。
- 松径:松间小路。
- 云深:形容云层深厚。
- 迷:迷失,指看不清。
- 晚鹤:傍晚的仙鹤。
- 槐庭:种植槐树的庭院。
- 霜重:寒霜浓重。
- 断:断绝,指不再鸣叫。
- 秋蝉:秋天的蝉。
- 留题:参观或游览时写下感想、意见等。
- 文章伯:对文章大家的尊称。
- 嬴得:博得,获得。(嬴:[yíng])
翻译
小小的禅房如同画中的船儿一般,我们在风雨中并榻而眠,拥着寒劣的毛毡。我担任官职多年,惭愧的是没有什么功绩作为弥补,千里之外能与您结交,所幸是有缘分。松间小路上云层深厚,使傍晚的仙鹤迷失了方向;种植着槐树的庭院中寒霜浓重,秋蝉也不再鸣叫。留下题诗的人最让人羡慕的是文章大家,能够获得美好的名声并流传后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韩雍与李少卿在莲塘寺留宿时所作。诗的首联通过描写禅房的环境和两人同宿的情景,烘托出一种清寒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任职多年却无补于事的惭愧,以及对与李少卿千里相逢、有幸结交的感慨。颈联以松径云深、槐庭霜重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清幽和寒冷,同时也暗示了时节的变化,晚鹤迷于云深,秋蝉断于霜重,富有意境。尾联则表达了对文章大家的敬仰,认为他们能够通过留题赢得芳名并流传后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情感真挚,既有对自身的反思,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崇尚。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去岁余与窗友赵伯颙同外补五月十有二日予至钱塘宿斋吴山而伯颙已先至因来叙话夜分始别匆匆一载矣兹予统师南征经伯颙之邻封伯颙亦来犒师亦以是日会于浔阳两情相对喜而复感而伯颙又亟欲别去予因口占三绝以赠 》 —— [ 明 ] 韩雍
- 《 云谷八咏为乡人袁仲玉题杏林春雨 》 —— [ 明 ] 韩雍
- 《 赠罗郎中还京 》 —— [ 明 ] 韩雍
- 《 乡友张汝明陆宗海宗湜宗博皆良契也别久而思申友道以告之盖寓内交之义云耳 》 —— [ 明 ] 韩雍
- 《 予整兵西巡辱中贵韦公携酒邀太监陈公王公同饯别行台酒酣韦公探唐人早朝诗和韵见赠走笔立就词致高远观者竦然起敬公复属予和辞不获已且重公之为人避权辞名有古人风因草草步韵并及之 》 —— [ 明 ] 韩雍
- 《 次韵答祝参政维清 》 —— [ 明 ] 韩雍
- 《 暇日与倪学士罗郎中饮萧寺中和李白诗韵二首 》 —— [ 明 ] 韩雍
- 《 戊子岁正月二日游行台东园偶成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