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溪上四首

· 魏观
野老歌仍和,篙师去复留。 水花凝鹤渚,山翠落渔舟。 竹径归黄犊,柴门度白鸥。 二刘多好况,杯酒共绸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è):应和,跟着唱。
  • 篙师:撑船的人。
  • 鹤渚(zhǔ):鹤栖息的水中小洲。
  • 绸缪(chóu móu):形容情意殷切。

翻译

乡村的歌谣依旧有人应和着唱,撑船的人走了又回来。 水面的水花凝结在鹤栖息的小洲边,山峦的翠绿映照在渔舟上。 竹林间的小路有小黄牛归来,柴门边有白鸥飞过。 刘姓二人有很多美好的境况,大家一起举着酒杯,情意殷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宁国溪上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诗中通过“野老歌仍和”表现了乡村的热闹与欢快,“篙师去复留”则体现了溪边的日常景象。“水花凝鹤渚,山翠落渔舟”两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水花、鹤渚、山翠、渔舟相互映衬的美丽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色彩与生机。“竹径归黄犊,柴门度白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祥和,黄犊的归来和白鸥的飞过,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最后“二刘多好况,杯酒共绸缪”则表达了人们之间的友好情谊和欢乐的聚会场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让人感受到了宁国溪上的美好风光和淳朴民风。

魏观

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隐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迁国子祭酒。以老乞归。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