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寄端溪一首

端溪天下士,高卧在林泉。 四海苍生望,千年道学传。 圣皇今侧席,君子好弹冠。 王佐明时彦,风流陋谢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溪:可能指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的名号,这里的具体所指不太明确。
  • 苍生:指百姓、民众。
  • 侧席:指谦恭地求贤。
  • (yàn):指有才学的人。

翻译

在端溪的这位天下之士,高卧在山林泉石之间。四海的百姓都对他寄予厚望,千年的道学传统由他传承。圣明的皇帝如今正在谦恭地求贤,君子们正好整顿衣冠准备出仕。他是能辅佐圣明君主的当代贤才,他的风流才情胜过谢安。

赏析

这首诗以赞扬端溪之士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期望。诗中首先描绘了端溪之士的高逸形象,他隐居在林泉之间,却备受四海苍生的期望,肩负着传承道学的重任。接着,提到圣皇求贤若渴,而君子们也愿意为朝廷效力,这里暗示了端溪之士有着出仕的机遇和责任。最后,诗人将端溪之士赞誉为能够辅佐圣明君主的杰出人才,甚至认为他比谢安更加风流倜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端溪之士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