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彦颙画中小景二首

雨余芳树净无尘,草色蒙茸浅带春。 茅屋石田应尚远,夕阳愁杀独归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蒙茸(méng róng):形容草木蓬松。

翻译

雨过之后,芬芳的树木洁净得没有一丝灰尘,春草长得茂密蓬松,颜色浅淡中带着春天的气息。那茅屋和石田应该还在很远的地方,夕阳西下,这情景让孤独归家的人满心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感受。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雨余芳树净无尘”展现了雨后树木的清新洁净,“草色蒙茸浅带春”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绿草的茂盛与生机勃勃。然而,诗的后半部分画风一转,“茅屋石田应尚远,夕阳愁杀独归人”,表达了诗人在夕阳下独自归家时的孤独和忧愁,可能是因为路途遥远,也可能是因为内心的某种思绪。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聂大年

明江西临川人,字寿卿。宣德末荐授仁和县训导,后分教常州,迁仁和教谕。景泰六年征入翰林,修实录。未几得疾卒。博通经史,工诗,善古文,亦能书,得欧阳询法。有《东轩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