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次侃禅师韵

高亭暑夜景相和,凉月絺衣挂薜萝。 杨柳风轻湖面阔,不知何处藕花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絺衣(chī yī):细葛布衣。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在墙壁、岩石或其他植物上。

翻译

高耸的亭子中,夏夜的景色相互映衬,凉爽的月色中,穿着细葛布衣裳,将其挂在薜萝上。 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湖面显得格外宽阔,不知道什么地方的荷花最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诗的首句通过“高亭”“暑夜”“景相和”,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诗人描写自己身着絺衣,将其挂在薜萝上,显示出一种闲适的心境。“杨柳风轻湖面阔”,进一步描绘了风轻、湖阔的景象,给人以开阔、舒畅之感。最后一句“不知何处藕花多”,以问句结尾,增添了诗意的含蓄和韵味,让人不禁想象那满池荷花盛开的美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夏日夜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聂大年

明江西临川人,字寿卿。宣德末荐授仁和县训导,后分教常州,迁仁和教谕。景泰六年征入翰林,修实录。未几得疾卒。博通经史,工诗,善古文,亦能书,得欧阳询法。有《东轩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