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已夘端午节赐游后山观走解有作
注释
- 夘(mǎo):同“卯”,用于记时。
- 走解:在马上表演技艺。
- 六龙:指皇帝的车驾。
- 皇度:皇帝的品德和法度。
- 神威:威风。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綵云:彩色的云。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 祥风:吉祥的风。
- 万岁山:山名。
- 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马车的道路。
- 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子,代指皇帝。
- 元臣:大臣。
- 嵩呼:高呼万岁。
- 玉笋:指朝班中的英才,这里指大臣们。
- 雕鞍:雕饰有精美图案的马鞍。
- 影不侧:身影不歪斜。
- 肩水:肩上扛着水。
- 顶火盆:头顶着火盆。
-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
- 金鼓:金属制的打击乐器和鼓。
- 飞鎗(qiāng):飞奔的长枪。
- 流炮:流动的炮。
- 骗跃:跳跃。
- 腾骧(xiāng):奔腾,超越。
- 蹑(niè):踩,踏。
- 捲(juǎn):同“卷”。
- 沈酣(hān):饮酒尽兴畅快。
- 皇祖诰:祖先的训诰。
- 萧韶:虞舜时的乐舞,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 龙驭:皇帝的车驾。
- 卷阿(quán ē):《诗经·大雅》中的篇名,这里借指歌颂帝王的诗歌。
翻译
皇帝的车驾飞驰天下人都能目睹,皇帝的威严和品德谁敢冒犯。太平的时候也不忘危险,每到美好的时节仍然讲习武事。五月五日这一天时而下雨时而天晴,彩色的云朵隐隐约约,吉祥的风儿轻轻吹拂。万岁山前开辟了驰道,成千上万的骑兵都在长声嘶鸣。皇帝从南方来到这里驻扎,下诏允许大臣们一同侍卫。高呼万岁拜谢之后,大臣们整齐地排列着,马上的武士们争相展示技艺。他们双双骑在雕鞍上前行,马奔跑起来,人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样。背着旗帜,手持手戟,身影毫不歪斜,肩上扛着水,头顶着火盆,也不会倾倒。画角和齐鼓一起吹奏,声音震天,喊叫声停止后摆出奇妙的阵势。飞枪如烟一般快速掠过,令人惊讶,流动的炮像流星一样迅速,好似雷声迅猛。一个人从三匹马背上跳跃而过,两个人扶持着抱着一个人,让一匹马驮着。马中有一个老人和四个年轻人,就像钟南的进士降服了群魔。两匹马上下奔驰,如同翅膀相互配合,相互参杂交换马匹,如同相互为难。突然快速地抓取一个人过去,就像诸葛武侯擒获孟获一样。倒身从马腹下穿过周围,像老蛟龙卷动树木,翻起洪涛。弯腰从马的脖子下斜着过去,就像下到山岩的猛虎发出咆哮声。有时藏身在金镫里,有时控制马匹快速奔跑,如同驾车一样。有时倒立用双足支撑,有时仰卧四肢不动。一群马出去狩猎,争相奔腾,马驮着的狮子、豹子都是人装扮的。饥饿的鹰一扑之下抓住了雕鹗,优良的狗刚一放出就抓住了豺狼。他们动作轻便敏捷,纷繁复杂地离去,那些惊险的样子难以形容,也难以记住。在军中用这样的技艺作为前锋,斩杀敌将,夺取旗帜,谁能够抵御呢?我平生没有亲眼见过这样的场景,看到这样的盛事,人人都很欢喜。总是夸赞这一时的随从之乐,更赞美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侍臣们拜谢,皇帝很高兴,大官赐宴,听到皇帝的话语。御炉中的香烟袅袅,美妙的音乐喧闹,皇帝的车驾缓缓前行,仙仗也随之而起。侍臣们走进文华殿的南边,那里摆着高筵广席,陈列着丰盛的美食。黄色封条的御酒味道香醇,宦官们劝酒,大家都尽情畅饮。君臣一同游玩,遵循皇祖的训诰,与百姓一同欢乐,这是圣明的王道。我皇遵循并效法祖先,恩德如天,谁能报答呢?我这个小臣有幸遇到这圣明的时代,内心充满感激,深深思考。我才能浅薄,作不出像扬雄《长杨赋》那样的文章,只有一颗微小的诚心,想要献上像《卷阿》诗那样的颂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皇帝赐游后山观走解的盛景,展示了当时精彩的马术表演和热闹的场面。诗中通过对皇帝的威严、节日的气氛、表演的精彩以及君臣同乐的描写,展现了国家的太平昌盛和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写,如“六龙飞天天下睹,皇度神威谁敢侮”,表现出皇帝的威严;“马驰人似康庄平。背旗手戟影不侧,肩水顶火盆无倾”等句,细致地描绘了马术表演的精彩和高超技艺;“君臣同游皇祖诰,与民偕乐圣王道”则体现了君臣同乐、与民共享的美好景象。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华丽,充满了对盛世的赞美和对皇帝恩德的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