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桐柏南归

言念孟郁子,意气何豪雄。 结发友苏生,夷鲍想□踪。 耽文惬神赏,琢句或相攻。 二子造我庐,来登四百峰。 嘉游未云乐,新诗感予衷。 幽芬袭衿裾,草莱臭味同。 苏生中遘闵,华发倏已翁。 绮角非所慕,周公岂足梦。 散诞羁靮外,拘束名教中。 自谓一丘过,还希五岳踪。 我来谒承明,苏生欣我从。 翛翛羽人姿,被褐常守冲。 谈谑寡俗调,韵谐丝与桐。 诗癖仍未除,晚节乃逾工。 京国厌尘淄,归骑何倥偬。 问子后会期,心盟保令终。 坐幄无谈宾,送子心忡忡。 秋风吹客衣,怅望南飞鸿。 寄言孟郁子,勖哉令德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言念:想念,念及。 孟郁子:诗中人物,苏桐柏的好友。 豪雄:豪迈雄伟。 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 苏生:即苏桐柏。 夷鲍:伯夷和鲍叔牙,古代的贤者,这里指品德高尚的人。(夷,读作“yí”;鲍,读作“bào”) 饴(yí):通“怡”,愉悦。 神赏:精神上的享受。 琢句:推敲诗句。 遘(gòu)闵:遭遇忧患。 华发:花白的头发。 倏(shū):极快地,忽然。 :这里指年老的样子。 绮角:华美的装饰或外表。 足梦:值得追求的梦想。 散诞:逍遥自在。 羁靮(jī dí):马络头和缰绳,喻束缚。 名教: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一丘:原指小山或坟墓,后泛指退隐之地。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这里指游历名山大川。 谒(yè):拜见。 承明:古代宫殿名,这里借指京城。 翛(xiāo)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羽人:神话中的飞仙,这里形容人的超凡脱俗。 被褐:穿着粗布衣服。 守冲:保持冲淡平和的心境。 谈谑(xuè):谈笑戏谑。 韵谐:音韵和谐。 诗癖:对诗歌的酷爱。 逾工:更加精巧。 淄(zī):污染。 倥偬(kǒng zǒng):匆忙。 勖(xù):勉励。 令德:美好的品德。

翻译

想起孟郁子,他的意气是多么豪壮雄伟。 苏桐柏在初成年时就与我结为好友,我们追慕着伯夷和鲍叔牙的品德踪迹。 我们沉醉于文学,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也会在推敲诗句时相互探讨争辩。 这两位朋友来到我的住所,一同登上四百峰。 美好的游历尚未尽情享受,新写的诗篇却让我心中有所感触。 清幽的芬芳侵袭着衣襟,我们就像野草一样,有着相同的质朴气息。 苏桐柏中途遭遇忧患,头发很快就花白如翁。 他不羡慕华丽的外表,也不认为成为周公那样的人是值得追求的梦想。 他逍遥自在地摆脱束缚,却又受到名教的约束。 他自认为退隐一处便已足够,但仍希望能游历五岳名山。 我来到京城,苏桐柏欣然跟随我。 他有着超凡脱俗的姿态,穿着粗布衣服,常常保持着冲淡平和的心境。 他谈笑时很少有世俗的腔调,音韵和谐如丝与桐弹奏之音。 他对诗歌的酷爱依然没有消除,晚年的诗艺反而更加精巧。 京城让人厌恶尘世的污浊,归乡的行程是如此匆忙。 问他下次相会的日期,我们心中盟誓要让这份情谊始终保持。 我坐在帐中,没有可交谈的宾客,送他离去时心中满是忧愁。 秋风吹动着客人的衣裳,我怅然望着南飞的鸿雁。 请传话给孟郁子,希望他努力崇尚美好的品德。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日缵为送苏桐柏南归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品德的赞赏。

诗的开头通过回忆与孟郁子的交往,引出苏桐柏,描绘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共同的文学爱好。接着描述了他们一同游历的情景以及苏桐柏的遭遇和心态,表现出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名教的复杂态度。诗中还提到苏桐柏的诗癖和诗艺,体现了他对文学的执着和才华。

后半部分则着重描写了苏桐柏的超凡气质和自己在京城的孤独,以及对他归乡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最后,诗人寄语孟郁子,希望他能崇尚美德。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文学、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用“幽芬袭衿裾”来形容友情的美好,用“秋风吹客衣,怅望南飞鸿”来烘托送别的忧伤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