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杨子奔腾到京口,惊雷激电更东走。
金山嵂兀砥洪流,铁瓮层城大如斗。
我来击楫大江滨,江边秋气正宜人。
喷薄颇快风涛壮,搪突那怕阳侯嗔。
江潭落日波浪涌,白浪撼山山欲动。
中流金碧纷参错,林木交翳何蒙茸。
危峦怪石江之中,何峰寺西何者东。
奇形异状怵心目,镵凿徒费鬼神功。
江上秋涛吼秋浦,江势凭陵杂风雨。
千顷奔崩虎豹蹲,万峰倒蹴蛟龙怒。
须臾雨霁风浪平,江天漠漠桂棹轻。
海门天末暮云尽,北固楼前秋水生。
秋水东流不肯住,扁舟破浪乘潮去。
半帘明月半床书,空见江云满江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子:指扬子江,即长江。
- 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
- 嵂兀(lǜ wù):高耸的样子。
- 砥(dǐ):本意是磨刀石,这里是阻挡、抵住的意思。
- 铁瓮:镇江古城名,三国时孙权所建。
- 层城:高大的城。
- 击楫(jī jí):敲击船桨,表示发誓要收复失地或振奋精神。
- 搪突:冒犯。
- 阳侯: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
- 嗔(chēn):生气,发怒。
- 怵(chù):恐惧,害怕。
- 镵凿(chán záo):雕刻。
- 凭陵:侵凌,进逼。
翻译
长江奔腾着流到京口,如惊雷闪电般继续向东奔去。 金山高耸,阻挡着汹涌的洪流,铁瓮城层层高大如斗。 我来到大江边敲着船桨,江边的秋气正适宜人。 江水汹涌澎湃,令人心情畅快,风涛如此壮阔,我毫不畏惧那波涛之神的恼怒。 江潭的落日下波浪翻涌,白色的浪涛撼动着山峰,山仿佛都要晃动起来。 江水中流,金碧辉煌的建筑错落有致,树木交错繁茂。 危险的山峦和怪异的石头立在江中,哪座山峰在寺西,哪座又在寺东呢? 它们奇形怪状,让人心中惊惧,这仿佛是鬼神花费力气雕刻而成的。 江上的秋涛在秋浦怒吼,江势汹涌,夹杂着风雨。 千顷的江水像奔逃的虎豹蹲伏,万座山峰像被踢倒的蛟龙愤怒翻腾。 不一会儿雨停了,风浪平息,江天辽阔,桂木做的船桨轻轻划动着。 海门天边的暮云消散尽了,北固楼前秋天的江水涌动着。 秋水向东流去不肯停歇,我乘坐着小船破浪乘潮而去。 半帘明月照着,床上放着半床书,只看见江上的云彩和满江的树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和磅礴气势。诗人从长江奔腾到京口写起,展现了其汹涌澎湃的力量。接着描写了金山、铁瓮城、江边秋气以及江中的景色,通过对山峰、怪石、建筑、树木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然后又刻画了江涛的怒吼和风雨中江势的凶猛,进一步突出了长江的威力。最后,诗中描述了雨霁后的江景和作者乘舟离去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生动,气势恢宏,意境开阔,将长江的壮美和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