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绩

宗室杀欲尽,污秽蒸宸扆。 太宗托孤心,是谁乱唐纪。 智哉浴血儿,火烧不能死。 火烧儿不死,于以见天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宸扆(chén yǐ):借指天子。宸,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扆,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 浴血儿:指徐世绩(即李勣)。徐世绩曾随李密降唐,李密叛唐后,徐世绩仍得唐太宗信任。在一次战斗中,徐世绩为敌军所围,身上多处受伤,幸得部下拼死相救,“浴血而归”,因而有“浴血儿”之称。

翻译

皇室宗亲几乎要被诛杀殆尽,宫廷被污秽之气所笼罩。 太宗托付后事的心意,究竟是谁扰乱了唐朝的纲纪。 聪明啊那曾浴血奋战的徐世绩,大火都烧不死他。 徐世绩在大火中不死,由此可见天理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唐朝的一段历史。诗中提到皇室宗亲被大量诛杀,宫廷被不祥之气笼罩,表达了对这种乱象的忧虑。接着,诗人提出太宗托孤的事情,引发对扰乱唐纪之人的质问。后面两句则强调了徐世绩的坚韧和特殊,以他在大火中不死来暗示天理的存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唐朝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