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府兄示至日书怀诗次韵奉和

闭关此日惜微阳,趺坐端居正不妨。 共说骚风堪卜岁,曾闻献履为迎长。 早梅偷腊惊初放,寒柳临风未许狂。 独有桃花源水动,涓涓鼓吹助诗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趺坐(fū zuò):佛教徒盘腿端坐的姿势,泛指静坐。
  • 骚风:指《离骚》的风格,这里可理解为诗歌的风格,或指有文学艺术气息的风气。
  • 卜岁:占卜年岁的丰歉。
  • 献履:原意是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习俗,表示迎福践长,这里指迎冬至的习俗。
  • 偷腊:腊,指腊月,这里指早梅在腊月提前开放。

翻译

在这一天紧闭门户,珍惜微弱的阳光,静坐端正自己的坐姿也没有什么妨碍。 大家都说这富有诗意的风气可以占卜年岁的好坏,也曾听说献履的习俗是为了迎接白昼渐长的时节。 早开的梅花在腊月里偷偷绽放,令人惊喜,寒冷的柳树在风中摇曳,但还未到张狂的程度。 只有那桃花源中的溪水流动着,涓涓的流水声像是在鼓吹助兴,激发我的诗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日的情景和诗人的感受。诗中通过“惜微阳”“趺坐端居”等描写,表现出诗人在这一特殊日子里的宁静与沉思。“共说骚风堪卜岁,曾闻献履为迎长”则体现了冬至日的文化习俗和人们对新年的期待。早梅的初放和寒柳的摇曳,增添了冬日的生机与韵味。最后,桃花源水的流动和其发出的声音,激发了诗人的诗兴,使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着一股灵动的气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将冬日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