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以河豚皮灯献者为赋一律

擎出枯鱼吐紫氛,天成不用镂鱼文。 烟光喷处如惊浪,火树衔时欲映云。 染鼎曾闻堪一死,烧缸尚见点千纹。 龙灯鹤燄纷相竞,春色撩人酒半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枯鱼:干鱼,这里指河豚皮。
  • 紫氛:紫色的雾气,形容灯光的颜色。
  • 镂(lòu):雕刻。
  • 惊浪:令人惊叹的波浪,这里形容灯光的效果。
  • 火树:形容挂满灯彩的树。
  • :连接,这里指灯火相连。
  • 染鼎:用鼎染指,此处指河豚有毒但却可以用来制作美丽的灯。
  • 堪(kān):能够,可以。
  • 烧缸:烧制灯缸。
  • :花纹,这里指灯上的装饰纹路。
  • 鹤燄:像鹤一样形状的火焰,指灯的形状。

翻译

有人献上用河豚皮做成的灯,我为此写了一首诗。这灯举起时,好似干枯的河豚吐出紫色的光雾,它浑然天成,不用刻意雕刻鱼的纹理。灯光喷射之处,如令人惊叹的波浪;挂满灯彩的树与灯相连时,好似要映照云彩。曾听说触碰染鼎可能会致人死亡(指河豚有毒),但烧制成灯缸还能看见上千条纹路。龙灯和如鹤焰般的河豚皮灯相互争奇斗艳,春色迷人,让人在半醉之中感受到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河豚皮灯为主题,生动地描绘了河豚皮灯的奇妙之处。诗的首联描述了河豚皮灯的外观和独特的质感,强调其天然之美。颔联通过对灯光效果的描写,如“惊浪”“映云”,展现出灯的绚烂和壮观。颈联则提到了河豚的毒性以及灯的制作过程,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尾联将龙灯与河豚皮灯相比较,突出了它们的竞相争艳,同时也描绘了在迷人春色中,人们沉醉其中的情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既展示了河豚皮灯的美丽,又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