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庙

吾如淮阴祠,清槐荫朱户。 当时长乐宫,千载有馀怒。 五年战龙虎,结束在肉俎。 旁力赴功名,功成良自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阴侯:指韩信,秦末汉初著名将领。
  • 长乐宫:西汉皇家宫殿群。

翻译

我前往淮阴侯的祠庙,清清凉凉的槐荫遮蔽着朱红的门庭。遥想当时的长乐宫,千年之后仍让人感到有深深的怨怒。那五年里他如龙虎般作战,最终的结局却是在刀俎之上。他依靠旁边人的力量去博取功名,可功成之后自己却实在痛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淮阴侯韩信命运的感慨。诗人来到淮阴祠,由眼前之景开始联想。“当时长乐宫,千载有馀怒”写出了对长乐宫事件导致韩信悲剧结局的不平与怨怒。“五年战龙虎”强调了韩信在战场上的卓越功绩,而“结束在肉俎”则凸显了他悲惨的下场。最后两句既是对韩信成功之路的一种思考,也反映了对其虽功成名就却遭遇不幸的惋惜与悲哀。整首诗意境深沉,借古抒怀,有较强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生感悟。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