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二首

谢公四十馀,高卧东山间。 妻子来相问,掩口笑不言。 长安公与卿,富贵多少年。 徇时岂不能,吾志不其然? 所以任公子,长垂百丈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士。
  • 徇时(xùn shí):曲从时俗。
  • 任公子:古代传说中善钓的人。

翻译

谢安四十多岁时,高卧在东山之间。 妻子前来询问,他掩口笑着不说话。 长安的公侯和公卿,享受富贵有多少年。 随波逐流去迎合时俗难道做不到吗,但我的志向并非如此。 所以像任公子那样的人,才能长久垂下百丈钓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谢安高卧东山、不随波逐流的描述,以及对长安公卿富贵不能长久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坚守自己志向、不迎合时俗的态度。诗中以谢安为例,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真正志向的追求。同时,提到任公子,暗示只有像任公子那样有高远志向和坚定信念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