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严州遗文员外焕代致其母平安意也

· 魏观
升堂拜慈母,容色穆以和。两孙慰目前,炯炯琼玉柯。 呼名使之拜,拜罢仍抚摩。问我之金华,与子相见么? 再拜覆母言,道取严陵过。平安致母辞,所处居有那。 行行及二旬,始达江之沱。殷勤上槐省,闻子行已他。 槠概早晚来,又恐说者讹。同袍重交游,为子笑且歌。 香搴紫薇花,酒泛金叵罗。好怀尽倾倒,不觉衰颜酡。 西轩尽潇洒,地僻情不颇。风生绿槐枝,月转乌龙坡。 银灯漏疏,照见庭前莎。高踞严武床,微作杜甫哦。 诸公怜髦荒,不复加谴诃。虽然出欢爱,狂简同一科。 睡觉双目明,残星在银河。慨然会真意,披衣舞婆娑。 明发不可留,王事毋蹉跎。题诗勖佳友,美玉思琢磨。 闲情渺无穷,扁舟溯晴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温和。
  • 炯炯:形容明亮。
  • 琼玉柯:这里指美好的样子。(“柯”读音:kē)
  • :可以停船的水湾。(“沱”读音:tuó)
  • 槐省:指古代的三公九卿。
  • 槠概:指某种树木,这里喻指消息、情况。(“槠”读音:zhū)
  • 叵罗:一种敞口的浅杯。(“叵”读音:pǒ)
  • :饮酒后脸色变红。(“酡”读音:tuó)
  • :偏,不正。
  • :稀疏的孔隙。(“”读音:hōng)
  • 武床:严武的坐具,这里指椅子或床榻。
  • :表示称许,可嘉。(“哿”读音:gě)
  •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蹉”读音:cuō)

翻译

登上厅堂拜见慈祥的母亲,她容颜神色温和慈爱。两个孙子在眼前令人欣慰,他们明亮美好如琼玉般。叫着名字让他们拜见,拜见完毕仍然抚摸着。询问我到金华的情况,问和她的孩子相见了没有?再次下拜回复母亲的问话,说取道严陵经过那里。传达平安的话语给母亲,说居住的地方还不错。一路行走将近二十天,才到达江水的港湾处。殷勤地前往三公九卿处,听说您的孩子已经离开了。消息早晚都会传来,又担心传闻有误。与同事们重视交往,为您的孩子欢笑且歌唱。采摘紫薇花,以金叵罗杯饮酒。美好情怀尽情倾诉,不知不觉脸色变红。西轩十分潇洒,地方偏僻但心情不偏颇。微风吹动绿槐树枝,月亮转过乌龙坡。银灯透过稀疏的孔隙,照见庭院前的莎草。高高地坐在像严武那样的坐具上,微微像杜甫那样吟诗。各位公侯怜悯我粗野,不再加以谴责呵斥。虽然出于喜爱欢乐,却也如疏狂简放之人处于同一类。睡醒后双目明亮,残星还在银河中。感慨间领会了真正的意旨,披上衣衫翩翩起舞。黎明出发不可停留,王事不可耽误。题诗勉励好友,美好的玉石需要琢磨。悠闲的情致无穷无尽,乘坐小船沿着晴日的水波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去拜访文员外的母亲并代其孩子向她传达平安的经过,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拜见场景、询问交流、沿途经历、宴饮欢乐、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情景。诗人在传达平安意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升堂、慈母、孙儿、琼玉柯、紫薇花、金叵罗、绿槐枝等,使诗歌具有较强的画面感。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亲情的温暖描绘,也有对友情的热情歌颂,同时还流露出对人生的一些感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作。

魏观

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隐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迁国子祭酒。以老乞归。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