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秋夜值浔阳友

月白夜啼鸦,沧江槛外斜。 风高砧自响,霜冷树犹花。 行侣浔阳客,荒村越女家。 相看倦尘土,一倍惜年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浔阳(xún yáng):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因古时流经此处的长江一段被称为浔阳江,所以此地得名浔阳。
  • (zhēn):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捣衣是古代制作衣服的一道工序,把织好的布帛放在砧板上,用木棒捶打,使之柔软以便裁缝。在古诗词中,捣衣声常常被用来烘托秋天的氛围或表达思乡之情。

翻译

明月高照的夜晚,乌鸦啼叫着,苍茫的江水在栏杆外斜流。 秋风劲吹,砧声自然响起,秋霜寒冷,树木仍似开花。 同行的是来自浔阳的友人,我们来到一个荒凉的村子,投宿在越地女子的家中。 彼此相看,都已厌倦了尘世的纷扰,更加珍惜这流逝的年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首联通过“月白”“夜啼鸦”“沧江”等景象,展现出秋夜的宁静与苍茫。颔联中“风高砧自响,霜冷树犹花”,以砧声和经霜仍似开花的树木,进一步烘托出秋意的浓厚和环境的清寒。颈联叙述了诗人与浔阳友人在荒村越女家投宿的情景,增添了一些人间烟火气。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和友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年华易逝的珍惜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秋夜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丰越人

明浙江鄞县人,字正元,号天放野人。丰坊孙。有《丰正元集》,一作《天放野人集》。 ► 36篇诗文

丰越人的其他作品